安徽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区位交通

来源:安徽园区招商网发布时间:2021-02-15 23:23:45字号:

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

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6年4月通过国家发改委、国土资源部、建设部审核成为省级高新区。2010年9月26日,经国务院批准,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。
  芜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6.5平方公里,拓展区32.5平方公里,辐射区178平方公里。目前,高新区共引进投资企业600余家,建成投产运营500余家,在建100余家。引进了海螺、奇瑞、中集、中航、德尔福、日本川崎、中软、三花、雅图等国内外知名企业。
  芜湖高新区现已成为安徽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,皖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龙头,是我国中部地区投资环境好、市场化程度高、创新要素活跃的区域之一。目前,弋江区和芜湖高新区实行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。
  2012年3月13日,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得到省发改委批复,同意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园为升级服务业集聚区。此外,2013年12月31日,芜湖服务外包产业园被正式认定为安徽省服务外包示范区。芜湖市同时也是全国正在争创 “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”的 21个城市之一,其中高新区(弋江区)为芜湖市申报主体单位。
  2015年2月,高新区(弋江区)成功入选“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”,目前正在积极创建“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区”。
  (二)产业集群
  1.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
  芜湖高新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被科技部列入首批41个“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(培育)“,这也是我省唯一入选的产业集群。
  2.军民融合产业集群
  除此之外,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芜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“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(军民结合)”称号,这是芜湖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级称号。
 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华东光电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、以赛宝研究院为龙头的检测检验公共服务平台、以航飞科技为龙头的航空设备制造及大型装备基础件产业、以航天电缆为龙头的特种电缆产业为主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。
  高新区谋划打造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,包括核心元器件公共服务平台、军民科技资源共享互动平台、军民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平台、军民结合高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四大平台,并于2015年获得国家首批2亿元资金支持。
  该项目旨在促进高新区“军转民、民参军”,加快推进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,提升园区军民融合公共服务能力,促进核心元器件、航空航天装备、原材料等核心产业发展壮大,不断提高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程度,推进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再上新台阶。
  3.产业基础
  (1)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
  海螺川崎工业余热利用装备、海螺水泥成套装备、航飞科技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研发生产等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、三花节能环保科技园、海螺川崎工业余热发电及生物质发电、三一环保型商砼产业园、卢强院士工作站智能电网应用项目、鼎恒材料再制造基地、鲁瑞年产2600套余热发电设备配套件及输送机械设备、创科汽车轻量化智能化节能环保新材料、泰和管业户内燃气管道智能安全集成系统、明艺节能科技年产300万平方米PU聚氨酯保温一体板等。
  (2)软件和信息产业
  三只松鼠互联网+食品全渠道商业模式电商产业园、芜湖讯飞智能语音产业园、信亚云谷安徽芜湖软件科技产业园、天兵电子军民两用微波毫米波模块组件、华东光电微波微电子及航电系统等。
  (3)高端商务业
  高铁弋江站经济区、外经德盛广场、区政府南侧地块商业项目、海螺地块商业项目、职教园区商服配套等。
  (4)现代物流业
  瑞丰商博城物流中心、芜湖市卷烟物流配送中心、果品冻品市场冷链物流、三只松鼠物流配送基地等。
  (5)金融服务业
  美团互联网金融服务项目、高新区智慧金融服务平台等。
  (6)生态旅游业
  “两湖一山”科创小镇、滨江公园二、三期、白马山生态公园、元亩塘公园、三圣寺旅游基地等。
  (7)新能源汽车产业
 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、奇瑞新能源年产6万辆铝车身骨架纯电动乘用车、天弋能源锂电池、天量锂离子电池箱研发及生产基地、中集瑞江新能源专用车、达尼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隔膜、馨联混合动力系统研发生产、金玺新能源汽车租赁和智能充电桩建设运营、旗翔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研发生产、易开新能源汽车租赁营运、海易出行新能源汽车租赁销售、捷泰新能源汽车租赁及营运服务、海融新能源汽车租赁及营运服务、德尔福电动汽车线束系统、中兴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、康诺新能源汽车、赛宝新能源汽车质量与可靠性公共检测中心等。
  (8)生命健康产业
  医诺生物“刺猬”抗癌药项目、爱生再生细胞靶向治疗研发生产、华仁科技系列高纯度核苷、核苷酸及其药物中间体研发生产、福民生物年产80吨甘油磷脂酰胆碱产品生产线。